在过载的时代JonathanAnderson选择克制地表达
在Loewe的最新系列,Jonathan Anderson再次以“策展式”手法,对时装的艺术性进行了一次探索与实验。
在1968年至1971年间,美国摄影师Peter Hujar与彼时的爱人Steve Lawrence以及友人Elizabeth Staahl一同创办了一本名叫《Newspaper》的出版物。尽管名叫“报纸”,但从第一期到最后一期,你都无法在这份“报纸”上找到除了艺术家信息之外的文字,几乎所有的封面都被各式各样的图像占据,内里则分配给了不同的艺术家,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图像的表达。
被拼贴在一起的图像仿佛是Hujar、Lawrence以及Staahl三人的灵感板,或者用他们的话语来说,构建了一种纯粹由视觉主导的“环境(Environment)”。《Newspaper》用一种十分激进的方式挑战着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传统,但不是以一种更丰富、更有逻辑的方式,而是更原始、粗暴且混乱的。读者需要从外在毫无关联甚至没有任何等级关系的图像中,捕捉到自己视角里的创作者意图 —— 他们没有给予读者唯一的答案,而是任由大众解读。
从某种角度来说,这种激进的创作,它背后的目的却是相当克制的:如果我们结合《Newspaper》所处的时代来看,它在美国文化历史上是“过载”的,各式各样不同领域的事情在同时发生,报纸、杂志、各式刊物、电视电台节目全都充斥着海量信息。三人用更加原始的图像(想想看,文字的诞生其实是在绘画和图像创作之后的),迫使人们从这样过载的状态中抽离出来,进而去用逻辑来冷静看待周遭发生的一切,总结出属于自己的视角和理解。
我们再把目光投回当下,似乎“过载”又成为了一种时代的症结:短视频、社交网络、频繁更新,我们很难从大量的信息中抽离出来。时尚亦是如此,各式各样流行的趋势、话题让人避之不及,产品更迭和话题转换的速度更是不给人留有反应的余地。如果我们都以狂热的态度投身其中,那难免会无法捕捉到真正重要的精神,也无法凝练出真正不凡的作品。
作为一位擅长将时装设计与当代艺术相结合的时装设计师,Jonathan Anderson显然感受到了“过载”给行业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,于是在Loewe 2025春夏男装系列的秀场上,他选择如Hujar、Lawrence和Staahl三人一样,用一种激进的态度来克制地表达。
在秀开始之前,Anderson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分享了五位艺术家的名字:Peter Hujar,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,Carlo Scarpa,Susan Sontag以及Paul Thek。这五位艺术家,似乎像大秀的视频预告一样,只是一种意象上的简单罗列,并非给出一个切实的逻辑。但正如秀场笔记所言,Anderson依旧寻找到了五者间共同享有的精神:
“他们每个人都在默默但激进地追求着个人的艺术事业。在他们的手中,日常用物被擢升至非凡高度:一把椅子、一座衣帽架和一件画架拥有了建筑般的复杂性,一张单鞋的照片成为了一座纪念碑,而零散的奇思妙想的艺术品则被庄严地镌刻于青铜器上。破碎的场景既是一处房间,也是一幅风景画,萦绕着一众幻想的角色。”这些艺术家,对于日常中“过载”的物件,进行了克制的表达,让它们化身圣物,拥有了不凡的意义。
Anderson为Loewe 2025春夏男装系列所选择的主题讨论,亦是由此展开。在如同美术馆白立方(White Cube)的空间里,五位先前提到的艺术家的作品安静地放置在地上,如同一个当代艺术展览的现场。模特们再一次通过秀场中间的楼梯走上平台,展示着这一“克制”的系列 —— 这里的克制,我们可以理解为Anderson对于当下繁杂的时装设计或者造型风格的一种凝练。
一套黑色精裁的西装成为了开秀的造型,这一在时装历史上已然凝练为经典符号的搭配与廓形,表明了Anderson“克制“的立场。但他并不满足就这样原原本本地呈现经典,西装依旧有着”激进“的调整:廓形上的瘦削,不再对应的是传统的、束缚的面料,而是更富弹性的材质,给予穿着者呼吸的空间。而长度异于平日的尖头牛津鞋,则是以一种幽默的手法强化了这一单品的非凡地位。
用经典中的经典为秀场定调,Anderson在随后的系列当中开始凝练起了如今我们更熟知的风格。珍珠母贝或是用如表带一般造型的金属制成的上衣,呼应的是如今依旧流行的夏日针织背心单品。极度奢华的材质,去除了这一款式的时效性,变得崇高且隽永。由巨大提花标签制成的上衣,似是在对品牌这一词汇本质的怀念,亦是在凝练如今大众对于时装品牌的探讨。
长裤将后方的设计挪至前身,皮革贴片将裤腿与垂坠的布料融合在一起。热爱研究造型的朋友看到这会恍然大悟,Anderson将如今从Grunge浪潮中汲取灵感的多层次下装穿搭以“假两件”的设计形式呈现于秀场之上,层次造型被定格成为了一件作品。看似不合身的、露腰的衬衫和Polo衫,搭配着腰间的两层皮带设计,亦是在定格这一如今常见于街拍日常的造型——仔细看,上面一层的皮带与上衣紧密相连,而下层的一圈则是裤装的一部分。
这种对于当下造型的凝练在系列当中还有多处体现。大衣被设计成不同的打开形态:一侧往外翻起的定格设计,是在凝练穿着者双手插兜后还未来得及调整的大衣造型状态;中间如同被捏起的设计,则是在定格着穿着者用手抓住大衣中间行走时的造型状态。如今同样被时尚爱好者推崇的基础的廓形短袖与牛仔裤搭配,在秀场上用更加奢华且高调的油蜡皮革呈现,服装上的一圈金色油边更是凸显其非凡的品质。
Anderson亦将这种凝练对准了自己的设计。在Loewe 2024春夏男装系列秀场上出现过的高腰裤与衬衫搭配的造型,再度于此“返场”,但如果你仔细看,便会发现它其实是一件连体裤做出来的幽默效果。另外一件针织背心与黑色西裤的造型,似乎在呼应着品牌2024秋冬男装系列的造型,但仔细观察,它依然是一件给予人套装错觉的连体裤。
在秀场上,作为观众,你似乎能发现很多如今正在流行的趋势,但它们全都以一种不再熟悉的方式呈现了出来。就好像这场时装秀是Anderson的“环境”,而这些视觉化表达的时装替代了《Newspaper》的图片,让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时装单品之间,产生一种微妙的联系。
这里其实又回到了我们在开头所说的“激进的克制“:Anderson对于时装单品的改造是“激进”的,他用很多非传统的面料来诠释经典的单品;但同时,他所呈现的结果又是“克制”的,他剔除了时装秀场上多余的配饰、搭配造型甚至是单品件数,用最简单、最“粗暴”的方式展现着他对当下风尚的思考。
但他并非要在这样一个过载的时代给出一个确切的、关于未来的思考方向。就好似在秀场上那些颇为显眼的羽毛头饰一样,Anderson并没有给予它们确切的象征意义和内涵。或许就像是那本躺在秀场上的、由Sontag撰写的《反诠释》里所表达的一样,这一部分以及对于未来的幻想,就交给每一个观众来思考。不要让诠释再度成为智力对艺术的报复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